|
我用鋼筆寫作 這是新的經驗。
我用文字處理機寫 Cryptonomicon,不過 Quicksilver 還有以後所有的作品都會用鋼筆寫,然後再鍵入電腦,可以列印出來或其它等等。
用筆寫作有另一個好處。在打出或寫下你的下一個句子時,那個句子會先活在一個緩衝區裡。如果你有一個非常快的輸出工具,好比說一分鐘能打出八千字,像我打得那麼快 ---- 那麼這個句子待在緩衝地帶的時間就非常短。如果你用的是很慢的輸出工具,那麼句子在緩衝地帶的時間就長些;你一面把句子隨手寫在紙上的時候,句子會待在那裡。我發現,在緩衝地帶裡很容易編輯思路。一旦它們以任何形式上了頁面,就很難回過頭去把它們找出來整理編輯。
-------- 尼爾.史帝芬森
NEAL STEPHENSON
尼 爾 ‧ 史 帝 芬 森
尼爾.史帝芬森,1959年出生,他的父母、祖父及外祖父都是基礎科學與工程的教授。他在大學一開始主修物理,後來轉換跑道讀地理,因為可以挪出更多空閒時間來研究他的大型電腦主機。畢業後他發現,身為一名毫無經驗的物理 / 地理人員,根本找不到什麼工作,他只好朝其他方面發展,比如說修車、農工,還有就是寫小說。他的第一本小說「The Big U」,1984年出版後隨即銷聲匿跡。第二本小說「Zodiac:the Eco-thriller」於1988年出版,很快便在水污染控制的工程師圈子中形成一股潮流。不少激進環境保護論者也頗為欣賞,不過很少人去買書。
1991年的 SNOW CRASH 潰雪(全球中文版由「開元書印」製作發行),是一部符控流域叛青(cyberpunk)小說,故事一路從蘇美文明貫穿至網路虛擬世界,從聖經時代到前衛駭客和電腦病毒,高潮疊起,大受讀者歡迎,從此奠定了他作家的地位。「潰雪」對虛擬世界的描寫,直接影響了日後出現的虛擬社群網站,例如 secondlife.com ,便是以書中充滿各種形形色色「化身」(Avatar)的虛擬世界為藍本。
相隔四年後,1995年,史帝芬森創造出一部以上海為場景,圍繞一本用高階先進奈米科技構成的「少齡淑女繪本啟蒙瓊林」,和這本讀物伴隨長大的小女孩為情節的科技科幻鉅作:THE DIAMOND AGE 鑽石年代(全球中文版由「開元書印」製作發行)。這個動人成長故事的背後,是高度奈米科技時代--------一個人類沒有任何匱乏的時代,科技帶給人類新的階級尺度,也重新挑戰人類存在的意義。這是史帝芬森進入科技科幻寫作領域的重要著作。 鑽石年代 ---- THE DIAMOND AGE 在1996年榮獲科幻小說界三大獎項之一「雨果獎」的年度最佳小說大獎(Hugo Award for Best Novel),同年也入圍角逐「星雲獎」年度最佳小說大獎,但並未獲獎。
隨後,他於1999年出版 Cryptonomicon;
2003年出版 "The Baroque Cycle" volume I:Quicksilver;
2004年出版 "The Baroque Cycle" volume II:The Confusion;
2004年出版 "The Baroque Cycle" volume III:The System of the World;
2008年出版 Anathem。
|
|
∣選單 / 潰雪(SNOW CR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