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欽青
如火如茶發展中的「網路文學」,除了強調互動參興的「小說接龍」和訴諸感官的「情色故事」之外,許多作者也致力於題材和形式的研究,文學性極強的小說「某代風流」,便是引起廣泛討論的奇葩,這是一本以精確語言來實驗敘述往昔幾個人物心情和某些時代氣氛的虛擬新潮歷史小說,在網際網路「虛擬出版」之後,日前正式發行。
「某代風流」乍看之下會有武俠小說的聯想,細讀下去立刻會被作者「清麗古雅、字斟句酌的文字」和「時空跳躍、實驗性強的敘述形式」所驚喜或驚嚇,如果沒有放棄的話,在卷終之時,會對本書在玩弄形式之外,也能兼顧內容感到滿意。
作者曹志漣,在獲得柏克萊加大歷史博士學位之後,轉為專業作家,從事網路實驗文學的研究,「某代風流」的創作發想是她一直想看這樣的小說,但別人不寫,所以只好自己動手,而她在撰寫「明代蘇州社會變遷」的博士論文時期,翻查史料多年,正好累積許多的「感覺」,寫不進學術論文中,於是她捕捉腦海中浮現的情節,每天寫一小段,修修改改兩年之後才成書。
「某代人物」不用兵器,只用「精神輕功」高來高去,故事大綱是講「某人要去找一個被貴族留下來的朋友的故事」,故事簡單,但是講故事的方式卻極其華麗復雜,前後綿延二十餘載的倩節可以照「編年」來讀,也可以照「章節」來讀,甚至隨便「跳著讀」也無妨,這種特性正符合網路上所謂「超文本連結」(Link)的特質。書中文字的精緻簡練,主要得力於作者的家學淵源,她的父親從小培養了她深厚的文學根基。
曹志漣說她真正花心思的是在追尋一種「古人的感覺」,相較時下一般歷史小說傾向對古人建築、服飾和品物做刻畫,她覺得「直指精神深處」才是所她追求的。
曹志漣承認這本強調純文學的實驗小說不易讀,出版對她而言,相當於「刊登尋人啟事」找出同好,她歡迎所有「識字而好奇心強」的朋友來認識這些具有明代筆記小說氣質的風流人物,並且可以上網和她討論。
本文原文登載於「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