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ext Publishing, Taipei. 閱讀讓想像張開翅膀;使人類不再孤獨
blank
blank 一片祥和日月長
報人曹聖芬

新十回連載
第二回
blank

記者生活


        二十六年七月六日,我和另外兩名新聞系畢業的同學,趙炳烺和彭河清同去中央社報到。社長蕭同茲先生偕秘書曹蔭先生接見我們。蕭先生儀容俊秀,服裝整潔。他一一問了我們的年齡籍貫,然後告訴我和彭河清去採訪組實習,趙炳烺則到編輯組實習。
        採訪組共有記者十餘人,採訪的對象多為政府機關。我是實習記者,由一位資深記者律鴻起先生指導採訪行政院、黃河水利委員會,與禁煙委員會的新聞。那時正值暑季,政府組成小型內閣,遷往夏都廬山,南京市留守性質,並無很多新聞發佈。律君介紹我和各機關發佈新聞的人員認識,還沒有進入情況,時局就迅速惡化,我的工作有了變動。
        我進入中央社是七月六號,第二天發生了蘆溝橋事變,侵略成性的日本華北駐屯軍藉口在宛平附近演習,失蹤士兵一名,要進宛平縣城搜索,為我駐蘆溝橋的守軍所拒。到了晚上日軍砲轟宛平縣,守軍吉星文團長奮起抵抗,這便是「蘆溝橋事變」,或簡稱「七七事變」。
        日本帝國主義者自從民國二十年九月十八日發動瀋陽事變,侵略我東北九省後,其文人政府日益式微,少壯軍人像一群瘋狗,在中國領土上亂竄亂咬,攻城掠地,天天製造事件,作為他下一步侵略的藉口。民國二十三年六月八日,竟然威脅我國首都南京,事情是日本大使館令其書記官藏本潛逃自殺,同時派遣軍艦多艘麇集南京下關,卸下砲衣,限期要人。原來藏本乘夜獨上紫金山,藏在山洞數日,飢餓難忍,自動走出,為民眾送交政府,才拆穿日本的西洋鏡,在國際上鬧了一個大笑話。現在日本在蘆溝橋重施故技,他們只當是家常便飯,預料中國必會讓步。因為前一年他們用同樣方法,佔領了北平城外津浦鐵路的重要車站--------豐台。
        時局如密雲不雨。我們經常討論,覺得事情不向日本軍閥所看的那麼簡單。因為去年的兩廣事變和平解決,年底的西安事變,禍首張學良迅即悔過,送蔣公回來,蔣公成了中國實至名歸的領袖。窮蹙於陝北的中共殘餘已向政府接洽投誠。這些背景都使得今天蘆溝橋事件與豐台事件不能等量齊觀。
        果然到了七月十七日,中國的領袖,行政院長兼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先生在廬山談話會上,宣布了中華民國的最低立場,並且說「蘆溝橋事件,就是最後關頭。」
        十天之後,日軍公然進攻南宛,守軍將領佟麟閣、趙登禹奮戰殉國。八月十三日,上海日軍蠢動,於是引發我國對日全面抗戰!整個政府機構都由平時進入戰時,中央社也做了應戰的措施。
        中央社在蕭同茲先生的主持下,有很大的發展。除了總社採訪、編輯、編譯的業務日益充實外,同時在全國重要都市如北平、天津、武漢、南昌、西安、成都都設有分社,分社與總社之間有無線電聯絡,使新聞傳遞,迅速而確實,不僅全國報紙電台倚賴它供應消息,地方政府有時亦賴之切取聯絡。現在首都既在敵人的空襲之下,通訊器材首先要遷移到比較安全的地方。九月中,蕭社長租了一條船,由曹秘書率領一部分編、採人員和電訊人員以及電訊器西遷。因政府尚無遷都計劃,這條船駛往離戰火較遠的湖南長沙,一方面成立長沙分社,總社人員與之合室辦公。我是這批西遷人員之一,但我改隸新成立的長沙分社,名義改為編輯。
        中央社的編輯工作簡單,毋須處理版面,只要看清新聞內容,加上標題,交付繕寫、校對、油印,然後分送各訂戶∣∣報社和電台。比較麻煩的是電訊,電碼常有錯誤,編輯必須查明更正,初時摸不著頭腦,一、二週後,按部位記住每一字的電報號碼,熟悉人名地名,就沒有困難了。長沙有七、八家日晚報。我先天晚上發稿,第二天翻開日報一看,幾乎所發每一條消息都被採用。他們自己提供只有少數地方新聞和副刊。我從報面漸漸辨識了欄數和大小字體。每晚詳讀新聞內容,估量其在明日報上將佔多少版面,然後用心製作標題,油印分發。第二天,各報果然一字不易地採用。我雖覺心力沒有白費,但造成報紙千篇一律,實非善策。
        長沙分社的主任唐際清先生是一位有經驗的報人,很懂得青年心理,他怕我覺得編輯工作單調,又看我頗有能力,便常常出些題目,命我採訪,撰寫專稿。二十七年春,湖南省主席張治中,派遣一個考察團,考察廣西省政,以省府委員賓步程先生為團長,賓先生要中央社派一位記者隨行,唐先生推薦我去。
        廣西由李(宗仁)、白(崇禧)、黃(旭初)治理。李、白負責軍事,黃擔任省政,事實上是三位一體,以李為領袖。李、白二人是北伐的功臣,但北伐成功之後,翻雲覆雨,也挑起多次內戰。民國二十年以後,回到家鄉,組織民團,致力建設,招攬政客,頗事宣傳。張治中是毫無地方行政經驗的,又喜新好異,於是派團考察。
        我們從廣西最東北的全縣到最西南的百色,沿途訪問視察,歷時將及一月。印象最深的是廣西大小公務員一律灰色制服,頭帶灰色帽,腳穿青布鞋,有一根小橫帶扣緊腳跟。省府安排,我們考察的重點是在武鳴,那是民團的中心。那天我們聽了民團司令官的簡報,說武鳴有縣道鄉道二萬里。我們又看了民團操演,實驗苗圃,樹苗都長得一般高。晚上又看民眾夜校,教員在煤氣燈下上課。其它各地,大多走馬看花。回到桂林,黃主席招待在樂群社西餐送行,並請賓團長臨別贈言。賓團長是德國留學生,喜歡講直話,他感謝廣西全省之後,覺得廣西缺乏兩件民生必需品∣∣水和火。廣西的山都是童山,沒有樹木,廣西的水都是河床深陷,而無灌溉之利。他建議省政建設似乎應該解決這兩個問題。
        我沿途撰寫特稿,描寫廣西的山川、人物,報導政風、民情、民團組織、道路建設等,約寫了十來篇特寫,每篇約二千餘字,長沙武漢各報,全文刊載。後來有幾位政大的老師問我對廣西的觀感如何,我簡單地回了一封信,我說:「廣西有長處,其領導者能開誠,故其民勞而不怨;能守法,故其民齊而不亂;能刻苦,故其民貧而事舉。但廣西也有很大的隱憂,因為他們只知有廣西,而不知有國家,知有軍事而不知有政治,知有節約而不知有經濟。」國父孫先生指明:「建設之首要在民生。」廣西的那套可說離開民生甚遠,宜其賓團長有此建議。
        下半年,中央社派陳純粹先生成立桂林分社,陳先生因我去過廣西,邀我同去,仍擔任編輯。這是民國二十八年,這一年是我最寂寞的一年,也可說是毫無成就的一年。這年九月,前期學長蕭自誠先生邀我到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工作,我接受邀約,乘車經過貴州,九月底在重慶報到。


------ 繼續讀下一回 ------











blank  ∣選單 / 一片祥和日月長∣

-----  一片祥和日月長  -----

新十回連載: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
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

本書作者:
曹  聖  芬


書籍情報:
一片祥和日月長 -- 資訊

血液中流動的油墨
公正客觀的新聞精神
喜見日月祥和


"節點文化"很棒唷


 海外讀者請洽「博客來」



---- 翻閱其它書籍 ----

神經喚術士
鑽石年代
潰雪
阿伊朵
想像書
某代風流
印象書
唐初的花瓣
(臺灣商務出版)
一片祥和日月長
亂世兒女
醜哩叭嘰‧怪僻



----- 販 售 感 謝 -----

網路販售
節點文化‧台北
博客來網路書店‧台北

書店販售
小小書房‧永和
闊葉林書店‧台中
邊度有書‧澳門

連鎖書店
PAGE ONE‧台北
紀伊國屋書店‧台北
誠品書店



---- 完成服務項目 ----

S  外 版 選 讀
T  疑 問 說 明
A  購 書 服 務
R  回  首  頁

 ∣Copyright∣







Copyright © 開元書印 EpochText Publishing.
2001-2023 epochtex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