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藏
人類的歷史時程以西方紀元算法,已正式進入二十一世紀,這個世界在上一個世紀的末幾年,儼然發展飛速,正逐漸步入過去小說中描述未來「曾經假設」的生活與質疑。但無論當下是甚麼世代,過去一輩的離鄉背井,苦苦追求一個安穩土地的沈重色彩,似乎正透過資訊來回穿梭,逐漸淺淡,也隨著人之垂垂老矣和逝去,遺失凋零。回顧過去一百年的中國人,其顛沛流離,絕不下於歷代皇權易主間征戰殺伐的種種苦痛,而這些痛苦與悲哀是不是經過時間的沖刷,當權位者的改變,抑或是科技文明的發展迅速,就可以粉飾一切、遑斷全盤,甚而否定時代的兒女曾經存在。歷史是人而不是筆。史學家亦是根據人們所作所為遺留下的蛛絲馬跡,拼湊描繪近乎完整的景象;當上一輩娓娓道出他們「那個時代」的故事,那便是歷史之一側,言語已不僅於事件敘述,時代所賦予的意識型態與價值,還有觀看世界的角度,也緊緊綿密交織穿插其中,如果那不再是「真」的見證,歷史又豈能完整。
「亂世兒女」的句點,為中國紛亂的上一代畫上了休止。該是怎樣的心情?淡如薄暮卻斷如折枝,淒美而剎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代,依其生、侍其死,縱使有些微轉變,所有的記憶卻總是縈縈於懷,「亂世兒女」就是這樣一本書。作者忠實描繪了近百年前的中國青年,處在西學如潮戰亂頻繁的年代裡,他們的心和他們的態,那樣衝突矛盾的時代背景,不可否認的,的確就是造就他們一切價值觀的大環境。時雖值今日,在很多角落裡,仍有許多當時青春年少而今白髮蒼蒼的「時代青年」,但卻又能有多少人,留下些甚麼為歷史見證,那怕只是些微枝,或許末節。
一部堅持生長時代思考與書寫方式的作品,需要勇氣與寬容;忠於成長大環境所賦予意識型態與價值觀的文字,是時間中飛翔的自由。並不是迎合新流行消費和主體潮流,才能夠維持世界運行不悖;時間快速飛逝,人們總是正值青年卻早已是年輕人眼中的上一輩;懷念也總是突如其來在生命中出現,卻再不想讓它離開。在許多人不斷刻畫與緬懷過去美好年代風花雪月的同時,我們仍然希望將「那個年代」隱藏已久奮鬥辛酸的面貌顯現,「亂世兒女」也正是這樣一部細緻描繪過往,與喜怒哀樂交織的時代之作。
故事接近尾聲,作者用最終的事件,自律的喪禮、師禮與家麗的對話,將僅存之人敘述完畢。末了主角站在自己屋前,「目送著師禮漫步黃昏街燈下」,回憶至此停筆,也許是最好的結束,也是作者自己與整個時代僅存,將近晚暮的象徵與寫照。
本文作者:
「開元書印」編輯